扬州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常家斌: 搞好信息化顶层设计 信息化工程是“一把手”工程,如果没有一把手的重视,信息化就无法推进。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单纯的IT应用,还包括生产各个流程的集成和协同应用。在企业推进“一把手”工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企业信息化要有长远的规划,二是企业要有专门的信息化机构,三是企业要有专门的人才。管理软件免费在线试用 ![]() 企业信息化要搞好顶层设计。企业规划时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这很关键。企业要选择成熟的、运行比较成功的软件。当企业做大变成龙头企业后,可以实施上下游产业协同,把企业做大做强做精。 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训和筹备。企业领导要重视人才的培训和筹备,要给人才一个想做、愿做的平台。企业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可以开展多岗位轮岗。 企业申报项目要找准切入点。企业要充分了解政策,吃透精神,可选择协同应用项目和创新集成项目,项目要有创新点和特色。 龙头企业要注重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扬州已经建设有公共服务平台,比如邗江数控机床就是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另外,一些企业也开发了自己的平台,对本区域进行服务,这些平台是企业转型升级资助的重点。 仪征亚新科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 实现数据快速采集 仪征亚新科主要生产车用活塞环,重点优势在商用车。公司在1996年就开始了信息化建设,目前发展到了瓶颈期。企业要转型,需要深度拓展业务,ERP、TPM系统也需要拓展。国内生产制造企业各有特色,在市场上很难买到一套完全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 企业两化融合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仪征亚新科曾经走过弯路。公司上OA办公系统时,希望打造一个大的集成系统,后来实施的时候发现这个步子迈得比较大。企业在做两化融合时,要先从基础做起,比如可以先做ERP,然后再做具体业务的拓展。公司ERP上的比较早,现在已经不适应企业的发展。仪征亚新科属于离散型企业,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MES系统。另外,由于产品的特殊性,车用活塞环的钢性、厚度和重量不一样,公司在自动化数据采集方面出现困难。 江苏罗思韦尔电气有限公司: 解决人才储备问题 罗思韦尔是专业生产汽车电子产品的民营企业,现有员工450人左右,2012年的销售额是3亿元。公司的客户都是年产值上千亿元的整车厂,非常规范;而公司的供应商很多都是元器件小供应商,比较零散。根据实际情况,公司开发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即ERM系统。这个系统包括8个模块,其中的协同办公平台运行得比较好,而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花费了很多时间。 根据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客户情况的变化,公司下一步将对ERM模块进行升级,希望进行服务外包。 在信息化过程中,公司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人才问题,尤其是既懂IT业务又懂具体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特别少,公司计划下半年着手人才培训工作。 奥克化学扬州有限公司: 成为把控上下游资源的企业 奥克化学做精细化工,信息化起步较早,从2006年开始与金蝶合作,并取得了成绩。 首先,企业做信息化一定要从基础做起。信息化应用一定要广阔,要充分考虑各个子公司的接口。同时,企业要有全产业链概念,要有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 其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员参与,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的具体负责人一定要精通业务,要起到核心纽带作用,要做信息化的推手。 最后,信息化一定要与行业相结合。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行业批量生产和连续生产的特点。 目前,企业处于项目建设期,希望跟一些优秀信息化公司合作,降低管理软件成本,真正成为一个能够把控上下游资源的企业。 扬州诚德钢管有限公司: 建立先进业务管理模式 钢铁行业竞争白热化,诚德钢管希望通过信息化实现几个目标。 第一,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前提下,通过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赢利能力。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借助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按流程办事、用数字说话、企业内部高效沟通的管理境界,建立行业先进的业务管理模式。推进节能减排,对部分工业锅炉进行改造,降低废弃污染物排量,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 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同等重要。要顺利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就必须改进现有的科研体制,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第三,打造以财政引导资本市场为主体的金融环境。希望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共同联合起来,帮助企业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扬州捷迈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期待适合中国企业的三维软件 捷迈规模不大,建成时间也只有10多年,公司没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 公司在信息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公司2002年成立,2005年引入了用友的ERP系统,主要应用于财务核算。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组织机构的不断完善,公司逐渐增加了营销模块、采购模块、生产模块、仓库模块和人力资源模块等,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录入和计算,大大提高了数据的正确率,提升了工作效率。2006年公司购买了一批正版软件和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公司还投入建设了网络防火墙、管理交换器、行为管理软件系统等。通过不断完善,公司将建成安全稳定、快速的信息网络系统。 在信息化过程中,捷迈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三维软件,公司购买的是美国软件,但是美国的设计理念不太适合中国的绘图习惯,捷迈希望找到好的适合中国企业的三维软件。 康尔富精密电子宝应有限公司: 注塑模拟化成效显著 康尔富宝应公司是台商独资公司,所有的信息化系统是由集团统一开发,各地分公司直接使用。目前宝应公司只有一个资讯人员做系统维护。 集团公司的信息化比较完善,在生产管理的各个过程如仓库管理、原材料管理、供应商管理、报关、出货、人事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信息化平台。分工不同,每个人在信息化平台上的权限也不一样。公司主要生产电子连接器,比如机顶盒、电脑、游戏机、家庭影院这些电子设备的接口。在软件应用方面,集团公司的塑胶注塑模拟化工作做得较好。通过注塑模拟化,公司可以分析整个塑料粒子在模腔里的变化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成本。 扬州神游羽绒制衣有限公司: 面临系统集成挑战 神游羽绒制衣公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有1000多人。公司领导对信息化工作很重视,使用了OA和ERP系统。在服装信息化方面,企业应用了三维CAD、智能雕花、远程扫描装箱以及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信息化,企业实现了信息共享,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了资金有效使用率。 从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情况看,目前还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系统的有效集成,特别是车间到工位测算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现在公司正与用友、杜卡两家公司协商,下一步不排除和更专业的公司进行合作。另一个是人才比较缺乏。虽然公司有专门的信息化中心和专门的管理人员,但在系统深层次开发和运用方面的人才还很缺乏,这成为下一步发展的瓶颈。 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完善全程信息管理系统 扬州曙光电缆是专门从事电缆研发生产的企业,公司长期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每年加大信息化投入,使信息化在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设计、制造与测试、营销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2006年公司经过市场调研,建立了信息化网络体系和企业官网。2011年,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建立了覆盖全业务部门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实现了全程信息管理,加快了物流,减少了库存和资源占用,实现了同步制造。由于新系统运营时间短,还待进一步完善。 江苏天诚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开发任务分解系统难度大 天诚线缆集团专门生产智能弱电线缆产品。企业信息化的成败和公司一把手有很大关系,如果一把手重视信息化工作,企业推动信息化的速度就会很快。 天诚线缆根据产品特点,对ERP系统功能进行了扩展。目前,公司的供应商可以进入公司ERP系统在网上下订单。 公司的特殊产品多,占整个产品的30%左右,通过信息化,公司实现了产品网上评审工作。目前,公司还缺乏整个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任务分解系统,开发起来有一定难度。 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 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是国有企业,有一支专门的网络服务团队。公司使用的软件都是集团公司统一要求的软件,分公司再根据生产特点进行软件的二次开发。 公司生产的控制阀门驱动装置是一个高度智能的产品,这个产品在国内总共有10个标准,有9个标准是扬州电力单位起草的。该产品国内销量第一,世界销量第二。 产品本身的信息化是两化融合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如何提升产品本身的智能化程度,提升他们的附加值,是两化深度融合关键点之一。 扬州明星牙刷有限公司: 信息化提升资产回报率 明星牙刷是传统产业,信息化对企业非常重要,能够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效率,提高资产回报率。 作为一个制造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企业的需求是什么。其次在选择软件的时候,要注重选用一些相对成熟的、规模较大的、市场知名度较高的软件企业的产品,再根据企业的需求做适度的开发。再次,在信息化工作中,企业要循序渐进,持续不断地扩展平台。从财务软件系统到供应链管理系统,到ERP系统,再到生产管理MES系统。明星牙刷先从部分系统试用做起。然后逐步扩展,并取得成效。最后,关于人才问题,企业需要既懂IT又懂内部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