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零售学来说,超市的指导原则是发现需要,满足需要。因此,超市经营的商品是能满足大部分顾客需要的商品。超市商品采购是指为保证销售需要,取得商品资源的过程,包括确定需求、寻找货源、选择供应商、交易条件的谈判、合同的签订、订货、送货及退货相关要求的签订和执行,它是超市经营的重中之重, 采购成本的降低直接体现在商品价格的下降、利润空间的增加,从而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因此,为了提高超市的竞争力,必须对超市商品采购加强管理。对于超市来说,要加强商品采购管理,首先得确定商品采购的内容: 1、确定自己需要的商品 通过对商圈内竞争店及消费者的调研活动,确定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的结构、品项、品类、品牌、价格带、价格线等等,初步确定自己企业所经营的商品的单品数和理论毛利率。 2、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通过招商、业务洽谈及其他方式,对可能产生交易的供应商进行基础了解,了解其大体商品配送能力、促销支持、人员配合、商品组合等等,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以建立平等互惠的交易机会,维持长期合作的交易关系。 3、确定具有优势的采购交易条件 通过与供应商的谈判,最终确定商品的准入条件、商品的品质、价格、数量、双方合作方式、结算方式、各项通路费、订单周期、退换货条件等等,确保综合利润最大化。 其次, 采购 是一个相对敏感的岗位,为了更好的加强商品 采购 管理, 必须健全 采购 管理制度: 连锁企业的 采购 制度一般可分为中央 采购 、授权 采购 及有限授权 采购 。理论上,中央 采购 应占 采购 商品总量的70%以上,其余部分可由门店自行 采购 ,以保持其灵活性和各自的特色。在选择 采购 制度的时候,需要注意尽量采用中央 采购 制,不能采用时,视情况有条件、有比例的下方一定 采购 权力,不能无原则地下放 采购 权力。 再次,需要运用科学的采购方式,让企业的采购管理更具有竞争力: 1、 合理的采购分工 连锁企业的 采购 工作应由专职采购部门和采购人员负责,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对商品经营计划和总体商品经营结构过问和把关,为了防止出现总部的集权和 采购 部门的一次性无重点 采购 ,专职 采购 部门必须对商品的不同分类施行不同的 采购 手续。这样从整体上来讲,配合各阶层的管理能力与管理重要度,分别按责任放权限施行 采购 分权制,能提高管理的效率。 2、 科学的采购方式 根据不同品项、品类的商品,选择科学的 采购 方式是降低商品 采购 价格的良好途径,可以通过公开竞争招标、合同 采购 、最低价格 采购 的方式,在坚持“质量合格、费用最低,费用相同、质量优选”的原则下,选择良好的 采购 渠道,同时结合对供应商的综合性评估及能否长远合作的因素,最终确定合作的供应商及相应易交条件等。 3、合理的采购计划 采购 计划制定的前提是门店销售和商品库存情况,以及营运部门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商品销售量做出的准确预测。进货过少会产生销售断档,造成缺货损失,同时影响消费者对超市的印象;进货过多则会带来滞销,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占用陈列位或库位,后续的退、换货会增加商品经营成本。 因此,全面掌握商品销售、库存情况,对未来短时间(进货周期)内的销售准确预测,从而准确的指定商品 采购 计划,对于超市经营有着重要意义。 4、适度的商品采购考核激励 人区别与其他的动物在于人有着除了本能以外的欲望,并在言行中体现出来。在零售超市里面,就体现在商品 采购 的灰色的地带。虽然,国家三令五申的发文治理商业贿赂,但是对于卖场 采购 的商业贿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商品 采购 这样一个敏感的岗位,对于企业本身或者合作供应伙伴来说都是一个诱惑。企业本身需要建立适度的商品 采购 考核激励,以缩减商品 采购 的灰色地带。 商品采购是超市管理关键控制环节之一,对超市综合竞争力有着深远影响,它具有长期持续性和系统过程性,不可能一步到位。 采购 管理也是一个长期的抗战,只有持之以恒的进行,并且根据市场适时的不断的修正、改进,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