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出自《孟子》一书,意思是说人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或暂时不做某些事情。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这个每月都要到客户现场与客户交流的山东人,对浪潮企业管理软件目前要做的重要工作给出了如此解释。 怎么理解呢?在他看来,传统管理软件厂商当下有两大风口机遇,:一是互联网+,一是中国制造2025,如果能抓住这两大战略机遇,就能赢得更多的客户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但是,在老对手们都一窝蜂去做互联网转型的时候,一定会留下大量传统企业客户的需求没有厂商去满足空白市场,而这对浪潮来说就是巨大的市场机会,浪潮的定位是帮助企业互联网化。 因此,在这个大变革的关口上,管理软件厂商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回归客户需求的本质,做出自身战略的取舍,即“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这一选择也可以理解为浪潮ERP的“进攻”和“防守”的双拳战略。 互联网+,这个风口要抓住 客观的说,面对互联网化大潮的冲击,浪潮的竞争对手用友、金蝶做出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相对而言,浪潮在帮助企业走向互联网化的过程中则刚刚起步。 但这并不代表浪潮对此没有思考和行动,因为他们知道互联网+这一大风口必须要抓住,但执行上要循序渐进的来做。 王兴山对此的判断是,传统企业确实正面临着互联网化的新挑战。也就是说,尽管企业管理的核心还是围绕人、财、物,产、供、销,但是新技术改变了应用方式、生产方式和业务模式。 具体的来看,企业仍然离不开围绕人财物、产供销的精细管理;互联网化对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激活更多管理需求;此外,新技术也对管理方法、工具进行了重塑,传统企业需要尽快应对这一重大的转型挑战。 浪潮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把企业的不同应用采取混合云的模式来做应对。也就是说对大中型企业目前需求最广泛的HR、CRM、BA、SCM等模块,采用线上部署的方式,同时传统的ERP系统则采取线下部署的模式。 这种部署模式的好处是,既能满足企业的云化要求,也保证了核心应用的安全和可管理性。 王兴山还表态,浪潮将会加大集团ERP的研发投入,强化军工、建筑、制药、储备、快消品、装备制造、采掘、船舶、化工、交通10大行业的深度应用,推动企业互联网化的转型。 智能制造,大家一起干 而对于智能制造这个风口,浪潮的目标则是帮助企业构建以“智能”为核心的生产和供应链业务运营保障系统。 围绕这件事情,浪潮希望合作一起干,为此他们希望在2015年做以下这些事。 首先,在产品研发方面,成立浪潮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中心,加强美国研发中心,同时新建德国研发中心,建立“海外―国内”协同研发机制,重点汲取德国工业4.0的理念精髓和实践经验,同时加大GS6、GSP+研发投入。 其次,利用浪潮集团的资本优势,加快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方向的投资与并购,完善浪潮的产业链构成,提高构造方案的能力。此外,还希望与战略客户一起协作,联合攻坚,实现“定点突破,样板带动”的效应。 最后,这件事情不是浪潮单干,而是和伙伴一起干,为此会建立由浪潮、用户、咨询机构、ISV等乃至国外机构共同组成的智能制造信息化联盟,打造新的合作生态圈。 4月23日,由浪潮联合20多家机构发起的“中国智能制造信息化推进联盟”已经宣布正式成立。 据了解,该联盟将致力于打造成协同创新平台与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联合体,共同推动国家智能制造产业相关标准制定和推广工作。 传统阵地 生意机会仍旧多 在王兴山看来,尽管出现了新的风口和机遇,但基于中国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现状,传统企业市场仍然有大量的生意机会。 以智能制造来说,《中国制造2025》规划主要是结合中国制造业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工业4.0等趋势,从技术、产业、产品、管理、制造服务化、核心软硬件等领域做了长期的战略规划。但是中国在谋划4.0的时候,还要全力打造3.0,甚至还要去补2.0的欠账。 举个例子,当下中国还有很多员工上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的大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就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单单为了避免“空响”事件的发生,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处理,而这些大型企业的类似需求不会因为企业互联网化之后,就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王兴山认为,传统企业互联网化不是意味着一定要成为像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尤其是传统产业体量比较大的时候,整体要成为BAT其实是非常难的。对于传统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具有互联网的思维,要根据公司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信息化的路径。 也就是说,在竞争对手一窝蜂都去做互联网转型的时候,一定会留下大量传统企业客户的需求没有人去做满足,这对浪潮来说就是大量的生意机会。 当然,浪潮也会根据大中型企业的需求开发相应的产品满足,应对用户对移动化、以及某些管理模块云化要求。实际上,浪潮ERP2014年取得30%增长,也显示出了这一策略得到了市场的肯定。 王兴山表示,在2015年浪潮ERP本身具有的三大优势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一是公司在传统的大中型企业和行业多年来的深厚积累;二是随着整个浪潮渠道合作伙伴的增加,软件的业务将借助更多的合作伙伴走向客户;三是浪潮软硬件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加上国产化的东风,能促使公司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总结 应该说,浪潮企业管理软件业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2015年策略是非常理性的,也就是进攻和防守的战略。进攻的方向是两个风口,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防守的方向则是传统企业的生意机会。 不过,这两个新的风口对浪潮而言短期内要见效果,也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一方面,浪潮目前的产品依旧以线下部署为重心,而线上部署的云应用刚刚起步,企业互联网化将是大势所趋,这方面需要浪潮更大的转型决心和推出更多云化的应用。 另一方面,智能制造的整个市场需求远远没有达到爆发期。从浪潮的策略看,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且在国内、国外做了充分的布局,以浪潮多年耕耘管理软件的表现来看,这块市场浪潮的机会确实非常多,不过,这需要浪潮持之以恒的大投入,才会有大产出。 最后,浪潮的“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以及双拳战略能否成功?我们期待明年他们用业绩来做进一步的验证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