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M系统,从1997年开始出现于媒体至今已有多年,其间,剔除最初三年的“炒作”和预热,2001年起,在中国陆续有一些公司开始品尝这道“半生半熟”的“拼盘”。其味如何?深有体验的公司似乎未与他人分享这份“先味之觉”。对用户而言,CRM系统能如儿童“补钙”和“促长剂”一样必要吗?CRM的市场真能使它的提供商畅饮“大餐”吗?刚刚兴盛的ERP系统又如何与CRM系统“比翼齐飞”?一切关注CRM的机构不能回避这些问题。答案似乎令人迷惑和振奋,因为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巨头---在2014年的业务拓展方向已经瞄准了企业级管理软件市场,并且随之开发的应用已经将CRM系统与社交、购物平台一体化。如此行为已向世人昭示: CRM系统市场是BAT不可缺席的“晚宴”。 美国人喜欢干了再想,德国人是想好了再干,中国人是边干边想。 现在,让我们占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跟随在巨人的后面做个“悟理”学的精简之谈。 问题之一:CRM系统是一种什么概念? CRM系统(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中文通常被译成“客户关系管理”。没有人对这种译法提出疑问,但仔细一想,又有不妥之处,所的用户会问:客户或与客户的关系是可以由企业单方面来管理的吗?如果可以,客户会按照企业的安排行事吗?为什么中国人一遇到MANAGEMENT就想到“管理”?这一点首先就违背了“CRM系统”的宗旨---以客户为中心的基本理念。 “管理”是以企业为中心的,MANAGEMENT这个词还有“运营、维护”之意,企业心目中的“客户”和客户心目中的“企业”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CRM系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21世纪的产物。从游牧、农耕到工业产品,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的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从垄断到竞争,从社会的世袭到民选,我们开始注意到CRM系统。 这说明,离开了CRM系统我们便无从产生收益和积蓄社会资源。让我们客户得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从而结成忠诚的关系,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问题之二:谁需要CRM系统?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CUSTOMER?它不仅指消费者、客户,对企业界来说,C是用户或购买者。在企业内部,按ISO9000标准,任何一个流程的下一个环节,对上一个来说,都是 “CUSTOMER”,每一个环节都这样考虑问题,其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应该是让客户满意的。这说明,所有的企业,无论销售还是企业内部管理都需要CRM。 那么,非盈利机构如政府、事业部门或社会性组织是否也需要CRM系统呢?显而易见,国民对政府来说也是客户,因为他们是政府服务的接受方。所以政府及非盈利机构同样需要CRM。当然在一个拥有悠久专制历史的国度里,接受这一理念需要一个过程! 问题之三:CRM系统的“尊容”如何? 形象地说,CRM系统是一个三层结构的金字塔。最上一层是CRM的经营理念和战略,中间层是客户与销售管理及企业门户的工具,最低层是与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数据仓库、流程管理、自动化办公和数据挖掘等系统。 问题之四:CRM系统与ERP系统何者为王? 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着眼于企业对自有资源的计划管理,以工作流程为引导,以数字化信息为手段,实现最佳的成本和时间控制,求得企业资源的最:大限度地利用。说到底ERP系统是企业内的高度的“计划经济”。无论多么完美的ERP系统都是以企业可持续经营为前提的,如果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前景出了问题,再好的ERP系统也会变成完美的消耗,就会产生“负输出”。这就是说,ERP系统不能解决企业的生存前提,只能是“锦上添花”,解决一个最优化的问题。 反观CRM系统,由于它有三层结构,可以分别解决企业的战略发展、市场定位、客户维系和内部资源调度等诸多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协调问题。这是一个企业的“优生”问题,而不是一个“优教”方案,是一个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问题。 说到企业运作的流程,这是一个次级问题。而CRM强调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经营模式,推而广之,在CRM系统的理念之下,没有什么流程是一成不变的,是永远最佳的,它必须以CRM系统为使命来不断地改进,也就是ERP系统要按CRM系统的要求和新规则来设计和运作。 这里有个小case, 一个酒店按ERP系统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工作控制流程,在服务员检查房间时,发现丢失了一条毛巾,总台即时获知,立即停止了客人的结算,结果,误了客人的飞机,该客人是一个集团客户的总裁。此后,该酒店就失去了这个为数500人的大客户。 这是谁的错?简言之,是ERP系统害了这个酒店(这可能委屈了ERP),可是换了CRM系统,却是另一番情景,总台一接客时,便知道了这个客人身份,不但不会以“小小的毛巾”事件刁难他,还以贵宾相待, 客户满意而去。从此,酒店按CRM系统的理念,重整了ERP系统就再也不会因为“漂亮的流程”而误了企业的“前程”了。 这难道不是一个启发吗?ERP系统太注重内部了,CRM系统才是开放的、包容的、智能的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SAP和ISO国际质量标准都产生与德国, 而计算机和互联网发源于美国, 极为符合文化的逻辑:严谨和保守最适合搞管理(固化的模式),自由和活力适合激发创造力,而中国人兼具这二种属性,又擅长搞关系。因此,理论上讲,做CRM非国人莫属。 CRM系统是经济和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在现代的社会中,没有谁敢宣称不要CRM系统,否则,他将被冷落和踢出“界外”。这就是21世纪的“商业法则”。 CRM系统必然要制约ERP,ERP是“BODY”(身体),而CRM是“SPIRIT”(思想)。我们不知道一个没灵魂的躯体能干什么? 问题之五:当今信息化的一个趋势 信息化和网络时代的来临,虽然早已在80年代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论述过, 可是人们还是没充分的准备,以至把.COM视为“摇钱树”。前一个十年,“新经济”以网络的“外延”9(主要是硬件的“高速公路”)为推动力,这个势头以二千年后的 “互联网泡沫” 为转折点, 时至今日是 “应用为王”。在信息高速上跑出更多的 “磁悬浮” APP软件的基础和标准都为美国所垄断, 我们的作为在网络的“第七层”, 也要向下层扩展,CRM系统可担此任,它可以给人以新的理念,使我们的社会更多地“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更注重以CRM为目标,统一应用,集成所有的应用,包括ERP、OA、HR、MIS、SCM及DATABASE。 问题之六:CRM系统的技术含量 CRM系统字面上解释,的确看不出它有何“绝世武功”,可是要做到CRM的要求,却非得有“过人之招”不行,它应是目前一切技术的“集大成者”。从“前端”来看,市场的收集,就直接用到CTI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 这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预测学和互联网技术了;从“中端”的管理界面上看,所有编程方法都是不可缺的;从后台的运行上看,所有的企业活动几乎都参与了,数学分析与商业逻辑、电子协同、流程控制、经营预警、数据挖掘与决策过程生成等。一个好的CRM系统,是信息技术的“皇冠”。结论:CRM系统是一条没有终点的射线。 由于CRM系统面向企业的生存环境,所以它又不是一劳永逸的。这要求企业的CRM系统应是开放的、可伸缩的、可扩展的、可修改的、有行业特性的、可升级与任何系统兼容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