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能够及时掌握业务员的行踪和动态,促使业务员跑得更勤、服务更快,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使用一些新颖的管理方法,其中就包括各种各样的带有定位功能的外勤管理软件。然并卵,一些公司的员工离职率却在加大。。。 “业务员的动向,可以通过这种手机清楚掌握。”一个老板说,每个业务员每周都有一个拜访计划,它要去哪几个零售店面,只要把具体位置输入到手机中,手机就自动生成了一个拜访路线图。而直接管理业务员的大区经理则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或者上网,查询到该业务员哪一天、哪个具体时间进入的零售店,在里面花了多久时间。业务员还可以将自己在店里的情况拍照回传给直属领导。通过这种方式,公司可以管理每个业务员是否在岗,是否花精力在自己的业务上,以此提高零售店内的销量。但采用该方法之后,却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的业务员确实出现了大量更换的情况。大约流失率为30%。” 员工定位,违背的三大人性 信任感 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之上,在销售人员手机上安装GPS定位系统,全程对业务员市场走访实时监控,这就是在告诉业务员公司已经不再信任你,所以要监控你。古语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已经没有了最根本的信任,员工还有什么理由留在公司;而公司既然已经不信任员工,人力资源直接解聘就是了,何必再“恶心”一下,用这种手段来逼迫员工离开。 安全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安全的,不被人窥视隐私。现代人最离不开的工具就是手机,走到哪里都带在身边。在手机安装GPS定位,等于业务员就是一个开放的终端,自己的行程全面对公司开放。也许该公司认为我只在工作时间监控,工作之外我不干涉,但是对业务员而言就等于是无论做什么在背后都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严重缺乏安全感。就如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情节一样,监视、跟踪最终让相爱的情侣分手一样。 自由性 销售不是古板单一,更多的是自由奔放。即使是例行的拜访,也会随时出现“意外状况”,比如终端客户打电话急需产品,消费者有投诉等等,随时性的都要处理。但在系统的拜访路径中可能会出现严重偏离拜访路径的情况,这时就会出现质疑、解释、核查等种种程序,让业务员身心疲倦。或许公司的理由是为了最终监视业务员不再工作期间去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其实大可不必,销售是一份以销售业绩为最终考核指标的结果型导向的工作,如果过分注重过程细节监控,就偏离了销售的本质。同时你要求销售员在工作期间100%全心投入工作,但你在要求销售人员随时加班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支付销售员加班费的呢? 专家支招 公司将某项工作或者某个流程细化,对员工的绩效进行量化管理,从而有效地进行绩效考核,这是一种“精细管理”。但一些老板对“自由、弹性地工作”感到紧张,“使用定位手机或雇佣盯人公司监控员工行踪的公司,是将工作时的员工当作一架可被控制的机器来控制,他们认为,员工只有在工作之外才可以成为有个性化的人。” 这种看似精明的管理办法并不高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说:“人力管理最好是以人为本,长期的定位监控,会使员工觉得企业不信任自己,工作热情自然下降,假如其收入也不算太令人满意的话,员工跳槽流动率将大幅上升。” 相比手机定位,张维迎认为建立合理管理制度是更科学的手段。某些公司采用宽松管理方式、但定期培训来掌握业务员工作状态,效果就比较好。“美国有一家私人企业,不断被美国各种媒体选为最受景仰、最富创新的企业。公司的独特之处就是,每个员工被赋予极大的自由来决定自己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工作。既保持了公司的规模经济与效益,又保证了员工的福祉――自由、充满激情、弹性地工作。”张维迎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