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致远软件开启“大协同时代的工作革命”暨V5平台及新品发布巡展华东站在上海浦东地标性建筑——金茂大厦召开。在会上,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副院长魏嶷先生,就协同管理与企业、协同管理与协同软件的话题,跟参会人士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任何一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成功的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有两端:一端连着企业外部,例如客户、供应商、银行等,一端是企业外部资源;一边连着企业的内部:例如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等,另一边则是企业内部资源。
在过去,公司的结构简单好,便于管理提高效率,但随着公司的集团化、业务的全球化、知识和信息的复杂化,一项外部的业务需要多个公司内部部门的协同努力,才能顺畅、圆满的完成。怎么协同? 于是就产生了协同管理。协同管理管的就是内部资源的协同,以呼应对外部资源的需求,目的只有一个:通过企业信息和信息处理的可靠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共享性,保障企业经营的效果与效率。
因此,管理的本质是组织行为的协同过程,协同效率的高低决定着管理的效率。企业信息化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在企业由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过程中,构建系统、严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是现代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管理法则,也是企业提高防范风险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
标准管理就是制定出管理的流程、制度和岗位设置。其中,流程告诉我们,一项经济活动怎么做,前后的顺序;制度告诉我们,流程中的每一步要遵循什么规则;岗位设置告诉我们,流程中的每一步应当由谁来做,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是什么。在这三点中,流程是基础。有了这三点,只要大家认真按这套规则去落实,标准管理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框架。
但是非标准的管理如何控制,还没有经验,要靠管理者的经验和智慧。经验和智慧是一种知识,如何协同管理,如何让大家学习和分享,也应当有知识管理的流程和制度。
在谈到对致远软件的理解时,他说道,当时国内是使用EXCEL写系统,很不完善。现在看了致远公司的协同管理系统,很惊喜,致远已经把这套想法软件化了,不仅有了标准管理的流程化,而且,对于非标准管理,提供了做出个性化流程的接口,而其它员工都可以分享个性化流程中所包含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而当这类个性化流程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就可以形成了一项标准流程,这种想法,在致远的系统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但是有了一个好的管理软件是不够的,管理需要人来执行。过去大家都假定员工是一个经济人,只要是合理的,能提高效率的管理制度都能为大家所接受。但是实践表明,员工除了是一个经济人之外,更是一个社会人。一项管理制度能否被接受,还与这个制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简便性以及与传统做法的差异性相关联。致远的协同管理也考虑到了这一点,特别是和移动互联网的整合,使用户操作更方便、更快捷。
最后,他衷心地祝福致远软件,希望V5能够掀起工作革命的大潮,让更多的企业都尽快走上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快车道。